深圳位于南海之滨,毗邻港澳,面积约1997平方公里,管理人口2200万人,2020年GDP达到2.767万亿元,经济总量迈入亚洲城市前五,是一座充满魅力、活力、动力和创新力的超大型城市。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国家各部委、广东省各对口部门、国家专家帮扶组等帮扶指导下,以探索超大型城市固体废物治理样板为使命,全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治理体系改革,系统构建固体废物大环保统筹管理新格局,创新打造依法治废制度体系、多元化市场体系、现代化技术体系、全过程监管体系,全方位推进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市政污泥、农业废弃物综合治理,加快补齐各类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短板,深入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和资源化利用,通过践行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现已如期完成“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任务,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试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领导高位推动,从系统工程和全市角度强化顶层设计引领
生态环境部在深圳召开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会,牵头成立国家专家技术帮扶组,每季度对深圳开展技术指导和帮扶;安排特派员常驻深圳深入调研和指导,组织开展重点问题攻关。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安排固体废物和化学品处、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中心为深圳提供政策和技术援助,下放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等审批权,推动省市固体废物智慧监管信息系统共建共享。
成立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我市主要领导高位推动,市委书记、市长亲自部署试点建设工作,定期听取汇报,亲自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人大设立代表问政会,强化工作监督。政协设立委员议事厅,广泛沟通信息、交流思想。相关市领导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分管领域改革建设事项。设立“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建设试点日常工作。
修订《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明确各单位(部门)和各区工作职责,厘清固体废物管理边界,形成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城管、住建、水务、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分工负责的固体废物大环保统筹管理新格局。高标准编制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制定四个阶段工作目标,系统构建十大建设体系,出台58项建设指标,安排100项工作任务,出台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9项工作制度,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单位(部门)和各区,纳入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全面压紧压实试点建设责任。
二、如期完成100项任务,56项建设指标达到预期工作目标
顺利完成生活领域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危险废物、市政污泥、农业废弃物、保障体系100项年度建设任务。58项建设指标已完成56项,快递绿色包装使用比例55%,受绿色包装价格高和新冠肺炎疫情限制循环包装箱循环使用等因素影响,比目标值65%低10%;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为0.0316吨/万元,指标领先全国先进水平,但受宝安、南山、龙岗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增炉渣1500多吨/日等因素影响,比目标值0.0275吨/万元增加了0.0041吨/万元。
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覆盖率、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危废经营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率、环境公共服务单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覆盖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共7项指标均为100%,原生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处置和零填埋,房屋拆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从2018年的31%提升到97%,相关9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率、有害垃圾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整治完成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等6项指标为100%,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资源回收率99%,地膜回收率90%,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从2018年的24%提高到42%,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从2018年的16%提高到38%,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从7%提高到13.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实现零贮存,累计建成绿色工厂45家、认证绿色产品71个、认定绿色供应链7家,相关15项指标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大保障体系四轮驱动
(一)完善法规规定,系统构建于法有据、依规治理的制度体系
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优势,编制4个地方法规和3个地方规章,出台77个政策文件,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强制开展建筑垃圾限额排放,拓展绿色信贷、绿色税收、绿色债券产品种类,完善各类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申报登记、电子联单等管理制度,加快填补固体废物治理法律空白,改革创新固体废物行政管理政策措施,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提供制度引领。
《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深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和电子联单管理、塑料污染治理、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等纳入法治框架,明确在线监控可作为行政处罚依据,深化环境信用管理制度,为固体废物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是我国首部绿色金融领域立法,创新绿色信贷、信托金融、绿色保险产品业务,明确绿色金融标准,创设绿色投资评估制度,强制披露环境信息,扩大“无废城市”建设项目市场融资范围,降低固体废物行业生产成本,提高利用处置企业抗风险能力。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明确生活垃圾投放、收运、处理全过程管理要求,创新建立“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住宅区楼层撤桶”“生活垃圾计量收费”等制度,设立全国首个垃圾减量日,为垃圾分类管理和执行落实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深圳经济特区建筑绿色发展条例》从项目设计、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健康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城区等方面进行建筑废弃物源头减量。明确建筑物全寿命期建设和管理细则,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从源头减少建筑物拆除废弃物产生量。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管理办法》在全国首次提出新建项目建筑废弃物限额排放管控制度,对工地建筑废弃物实行排放核准、消纳备案管理,实施建筑废弃物收运处置申报登记和电子联单管理,明确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办法,强化综合利用激励制度措施,推动建筑废弃物源头减排和资源化利用。
出台77个政策文件,强化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计划措施,强化绿色生产和绿色制造政策引领,深化塑料污染治理,推进绿色快递、绿色外卖、光盘行动,完善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市政污泥、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等治理改革政策措施,全面深化各类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改革。
(二)激发市场活力,系统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发挥我市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高度市场化的优势,形成国有企业担当兜底、社会资本有序市场化竞争的固体废物收集、运输、利用和处置能力建设体系。新投资100亿元完成46个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工程项目建设,全市规模以上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总投资达到326亿元,累计建成投产189个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基地。孵化出能源环保、东江环保、格林美等一批上市公司,共培育出44家本地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骨干企业,骨干企业和利用处置基地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强化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创新绿色金融服务系列产品。2020年财政补贴52亿元收运处置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医疗废物,投入6200万元扶持“无废城市”科学研究,安排5690万元对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产业进行专项资金扶持,带动企业投资2.27亿元。强化绿色信贷激励措施,绿色信贷余额3561亿元,办理“绿票通”小微绿色企业、绿色项目业务401笔,金额达13.87亿元,绿色信贷规模再创新高。加大税收优惠政策,2020年退还78户固体废物相关领域纳税人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1.1亿元。加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市场培育,2020年671家企业投保1700万元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额总额达到9亿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环境公共服务单位全部购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成立深圳市无废城市技术产业协会,每月举办固体废物论坛,推动产业融合与交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协同处置,签订深圳汕头、深圳潮州等政府合作协议,实现城市间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资源共享,推动固体废物处置行业集群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批准成立潮商东盟基金,注册资本10亿元,募集基金规模可达1000 亿元,助力深圳将“无废城市”技术项目推广到东盟等“一带一路”国家。
(三)加强科技创新,系统构建国际先进、可靠适宜的技术体系
出台“无废城市细胞”5个考评细则、4个评价标准、1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标准,新增41项固体废物治理地方标准规范,完善“无废城市细胞”评审标准,在全国首个系统建立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认定和市场化推广应用技术规范,科学设计生活垃圾分类技术体系,细化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等收集、贮存、处置等规范化管理要求,全面推进各类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监管各环节规范化建设。
创新25项科技攻坚技术,新增发明专利16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17项。3项技术荣获2020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技术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先进适用技术目录。
建10个高端科研平台,生态环境部批准深圳环保科技集团成立“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利用与处置工程技术(深圳)中心”,深圳能源环保认定“城市固体废物清洁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成立“广东省固体废物危废污染隔离防渗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城市固体废物清洁高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生活垃圾专业化分类与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污泥深度处理及黑臭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个省级工程中心,创建深圳市能源环保、环保科技集团、深高速环保研究中心3个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基地。
(四)创新监管手段,系统构建全程覆盖、精细高效的监管体系
投入1.58亿元全面建成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完成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市政污泥等GPS+视频全覆盖、全过程智慧监控体系。开发固体废物远程视频执法系统,执法人员利用手机、IPAD等设施与企业负责人手机进行视频同步,执法人员通过同步视频在线检查企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废物贮存间等规范化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实时交办整改,企业整改线上提交执法人员审查确认,形成全链条闭环执法监管,大幅提升执法监管效能,执法人员需求缩减80%,同时提高企业抽检比例,有效提升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
全面实施最严法治,强化环保问题按日计罚,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出台《深圳市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第六版)(修订版)》,规范37项固体废物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持续开展“利剑”系列执法行动。出台监管执法正面清单,对375家企业实施正面监管,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系统构建“市级督查、区级检查、街道巡查”三级网格化执法监管体系,将环境监管力量延伸到社区基层,实现环境监管执法反应快、全覆盖、无盲区。创立环保主任、环保顾问制度,加强环保事前、事中介入,从源头指导企业规范固体废物管理行为。
出台《深圳市排污单位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设立诚信、良好、警示、不良四个企业环保信用等级,将不良企业列入全省生态环境量化监管平台特殊监管对象,暂停企业生态资金补助和荣誉称号授予,信息提交银行、保险、海关、政府审批部门进行联合惩处,高效震慑企业违法行为。
四、全方位推进固体废物综合整治,加快补齐利用处置能力短板和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一)推进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管理,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和零填埋
强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创新“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全市设置21830个集中分类投放点,聘请20499名督导员现场定时定点督导,3815个小区和1690个城中村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分流分类回收量达9636吨/日,市场化再生资源回收7300吨/日,扣除能源化焚烧发电部分,回收利用率仍然达到42%,领先国内先进水平。配置3641台分类收运车辆,建成122处分类处理设施,分类收运覆盖率100%。建成4座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和64处小型处理设施,厨余垃圾日均收运处置量6268吨/日。
出台全国最严生活垃圾行政处罚措施,个人违反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规定最高处罚200元,单位违反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规定最高处罚50万元。出动执法人员13万人次,累计罚款150万元。出台“以工代罚”措施,违规个人参加垃圾分类培训和住宅区定时定点垃圾分类督导等活动可以抵免罚款。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励措施,采取通报表扬为主、资金补助为辅的方式,评选出333个“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单位”、433个“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小区”、1693个“生活垃圾分类好家庭”、703个“生活垃圾分类积极个人”,累计发放激励资金4835万元,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建成投产宝安、龙岗、南山、平湖、盐田5个能源生态园,生活垃圾焚烧能力达到1.8-2.0万吨/日,原生生活垃圾实现全量焚烧和零填埋,生活垃圾百分百无害化处置。出台全球最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按照星级酒店外观对焚烧厂进行去工业化景观设计和建设,按照焚烧处置量给予周边社区生态补偿费,为周边社区提供热电联供低价能源,帮助周边社区利用炉渣开办环保砖生产厂,投资建设登山道、游泳馆和科普展厅回馈社区居民,创新企业社区共建模式,有效化解新建项目邻避问题,实现企业与社区双赢发展。
(二)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发展,健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全产业链
印发《建筑废弃物排放限额标准》《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技术标准》,在国内首次明确各类建设工程的建筑废弃物排放限额、减排与综合利用设计和验收要求,为减排设计提供规范和依据。修订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完成29个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标高审查,有效控制地下空间开挖,减少工程弃土源头排放。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288万平方米,在新开工总面积的占比达到38%。孵化培育13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699万平方米,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达标率100%。新增53个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在建建设工程100%使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减少工地建筑废弃物排放量。
创新实施房屋拆除与综合利用一体化管理,累计完成627个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项目,拆除废弃物综合利用量2319万吨,综合利用率97%。开展渣土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宏恒星再生科技公司和大铲湾三期工程渣土综合利用设施投入运营,新增1050万吨/年渣土处理能力。开展工程泥浆施工现场处理试点,在地铁四期建设工程中建设盾构渣土泥水分离和无害化处理设施39台(套),盾构渣土处理能力超1.5万吨/日。建成24家建筑废弃物固定式综合利用设施,利用处理能力达到4416万吨/年,建筑废弃物本地资源化利用率达13.5%,初步实现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大幅度降低建筑废弃物填埋处置对土地资源的消耗。
建成4处固定消纳场,累计消纳5250万吨建筑废弃物,剩余库容约1185万吨。统筹围填海工程处置工程渣土2109万吨,205个工程项目回填能力约795万吨/年。建成9处水运中转设施,设计转运能力达8700万吨/年,先后与中山翠亨新区管委会、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强化土方跨区域平衡处置协作监管模式。
出台《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办法》《深圳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在全国首个系统建立建筑废弃物再生砖、再生骨料产品质量认定和工程项目应用技术规范,促进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市场化推广应用。
开展建筑废弃物智慧监管系统,在全市建筑、市政、交通、水务、园林等建设工程中推广应用,覆盖2375个建设工地、14468台泥头车、383处消纳场所,日均产生联单3万余条,实现建筑废弃物排放、运输和处置“两点一线”全过程实时监控和电子联单管理,电子联单平均签认率超过95%。
(三)打造绿色制造体系,促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园区化利用处置
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型低碳产业,加强能源梯次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再生利用,完成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广东福田保税区、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广东深圳出口加工区5家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
清理淘汰1130家无证无照、高排放、高污染低端落后企业,完成604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创建45家绿色工厂、7家绿色供应链、2个绿色园区、71个绿色产品、8个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2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4个绿色数据中心,培育11个绿色制造第三方服务机构,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
推广应用创新替代技术,友联修船基地采用高压水刀替换传统钢砂对船壳进行除锈,每年从源头减排一般工业固体废物10万吨。海通科创、康普盾科技、恒创睿能、柘阳科技、格林美、乾泰、泰力等7家企业入选广东省工信厅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典型模式。比亚迪以深圳为基地打造全国直营4S店、园区、基地多级回收体系,乾泰工业园区形成120辆/日新能源汽车和50吨/日电池包拆解利用能力。
率先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和电子联单管理,7471家企业在省固废管理平台完成申报登记。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集中收运处置试点建设,宏发高新产业园、汉光科技园等率先试点园区固体废物集中管理模式,将管理企业转变为管理园区。
(四)深化管理改革,做好危险废物全过程安全管控
出台《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标准化建设技术规范》,推动危险废物包装容器、贮存车间、运输车辆标准化建设。打造20个危险废物标准化贮存示范项目,实现危险废物车间智能称重、二维码登记、在线实时上传数据,形成一套对危险废物贮存环节“看得到”“监测到”“管得到”的先进管理模式,构建全程可查询、可追溯智慧监管体系。
做好广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批许可授权委托承接工作,编制《深圳市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设施布局规划》,推进危险废物“一证式”管理改革。全市中石化加油站统一招标采购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进行集中收运处置,创新危险废物“集中采购”委托处置模式,解决小散企业危险废物委托困难问题。
打造危险废物处置交易平台,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危险废物交易线上新体系。以服务企业为导向,直击危险废物市场价格信息不透明、产废单位议价能力弱、经营单位营运成本高等痛点,依托市属国有企业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按照“天猫”“美团”的商业模式,设计开发深圳市危险废物处置交易平台,为企业提供签约、检测、支付“一站式”线上服务。
新增8家危险废物收集单位,新增机动车维修行业废矿物油、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镉镍电池收集能力21.42万吨/年。新增3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新增利用处置能力18.02万吨/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到74%以上。全面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危险废物协同处置合作,共享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焚烧类危险废物处置价格降低至3000-4500元/吨,重金属污泥处置价格降低至1300-1800元/吨,处置价格同比均下降50%以上,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五)推进能源化掺烧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泥实现百分百资源化利用和零填埋
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泥厂内干化减容减重,创新“微波调理+板框压滤”“板框压滤+低温快速干化”“板框压滤+低温冷凝干化”等3种具有代表性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路线,在上洋、沙井、平湖、罗芳等污水处理厂开展试点应用,污泥可就地减容稳定至含水率40%以下。全市37座污水处理厂共建成投产18座污泥深度脱水设施,干化处理能力5635吨/日(按含水率80%计),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避免外运中的滴漏和臭气二次污染。
建成投产华润海丰电厂燃煤掺烧污泥耦合发电项目,污泥能源化掺烧利用能力达到6000吨/日(按含水率80%计),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燃煤掺烧污泥耦合发电利用项目,全市5300吨/日污泥百分百资源化利用和零填埋,真正实现污泥本地资源化、能源化利用。
建设污泥处理及输运调度监管信息化平台,建立资质备案制度、检查考核制度、驻场监管制度、转移联单制度、通报处罚制度及智能监管技术“5+1”污泥监管制度体系。制定履约评价考核细则,委托第三方巡检机构对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进行定期考核检查。实施24小时驻场监管,监督污泥设施合法合规运输处置污泥。
(六)推进“美丽田园”建设,强化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
推进乡村振兴计划和“美丽田园”建设,建设1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区及核心示范区,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全部机械粉碎还田利用,建设31个农膜回收网点,回收量已达到114吨/年,农膜回收率93%。科学设置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设施,回收废品全部焚烧处置。
五、全面倡导绿色生活,发动全社会共同建设“无废文化”
(一)强化行动示范引领,转变居民生活消费方式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
印发《深圳市ds足球比分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围绕禁限塑料生产、禁限塑料使用、替代产品开发、回收利用处置、强化工作保障5方面出台59项任务,在餐饮、宾馆、酒店、邮政快递等领域禁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培育一批可降解塑料生产龙头企业,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市场应用,全面深化塑料污染治理。
印发同城快递绿色包装管理指南和循环包装操作指引,发起“绿色快递”倡议,规范绿色快递包装材料、循环包装操作,推广使用电子运单,建立快递包装回收服务网络。全市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9.4%,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90.9%。“丰·BOX”循环包装箱累计投入8.5万个,替代源头减少废物2125吨。丰合物联快递包装回收服务网络覆盖全市800多个小区,1197个邮政快递网点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
全面开展“光盘行动”,制作宣传海报和倡议书30余万份,在全市5000多家餐厅播放“光盘行动”系列视频。所有星级酒店设置“光盘行动”标识牌呼吁适量点餐,打造11月8日“垃圾减量日”,开展“光盘行动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每天快乐进行时”等系列活动,节俭消费成为社会时尚。
(二)搭建全媒体立体传播平台,提升公众参与率、获得感和满意度
打造高端宣传教育基地,11个行政区每个区至少打造1个高品质、有特色的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完成2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和2个污泥利用处置示范教育基地建设,累计创建17所自然学校和25个环境教育基地,接待公众超过120万人次/年。
在中国环境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深圳ZAKER、深圳网易、学习强国等刊发546余篇相关报道,点击阅读量超200万人次。在户外、公交站台、机场航站楼、电梯点位、大型商业圈、地铁车站和列车等2万余块显示屏投放无废城市建设主题宣传海报及视频短片,举办“无废城市”创建示范点系列巡礼活动,接受知识普及公众超过400万人次。
开展垃圾分类“蒲公英”公众教育计划,组建830余名志愿讲师团队伍走进社区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微课堂和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引导活动超过4万场,直接影响人群超过262万人次。编制中学、小学、幼儿园垃圾分类知识读本,2635所学校将知识读本纳入学校德育课程,超过250万师生参与教育学习。
举办“环保随手拍”活动,参与人数达4600多人,提交垃圾分类、光盘消费等照片总数量6820多张。设立 垃圾分类“环保银行”,46所学校注册账户1.7万余个,引导学生收集废玻金塑纸兑换书籍和文具等用品。上线投用垃圾分类碳币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15.6万,累计发放碳币约2.6亿,玻金塑纸和废旧织物回收利用超过3000多吨。
六、立足双区建设,长远谋划下一步建设工作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是我市迈向“无废城市”的第一步,工作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建筑废弃物过度依赖外市协同处置、厨余垃圾本地资源化利用能力不足、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执行困难、低价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渠道少、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成本高等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部署要求,对标对表国际先进水平,做好“无废城市”十四五建设规划,科学设置指标体系,谋划好年度目标任务。全面践行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强化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管理,深入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等创建,深化塑料污染治理,在绿色快递、绿色外卖等方面引领示范,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深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做好动力电池、废弃电子电器回收利用,分行业逐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加快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生态环境产业园、生活垃圾新三厂等项目设施规划建设,进一步提升本地利用处置能力。深圳将全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低碳化的四化工作,力争率先建成固废少排放、资源全回用、废物趋零填埋的“无废城市”样板。同时在“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同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工作,实现“无废城市”与碳达峰、碳中和协同增效。
此外,为引导我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有的放矢开展创建工作,建议国家生态环境部制定并优化“无废指数”,建立一套适用于横向量化比较的操作性强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