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通讯员朱智翔 记者晏利扬
“安且吉兮”,出自《诗经·唐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先后两次到安吉考察,都曾引用这一诗句称赞安吉。2005年盛夏的一天,习近平第二次来到安吉深入农村调研。在天荒坪镇余村的一间简陋会议室里,他第一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论。
2016年,安吉被环境保护部列为了全国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试点县。
历经10余年的发展实践,安吉通过守护、转化、共享、坚守,让人们看到了: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
守护——营造美丽环境,释放发展潜力
和余村一样,灵峰街道横山坞村当年也是安吉县有名的贫穷村。任职20余年的村党支部书记郑云法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村民们指望着开办拉丝厂等对环境有污染的家庭作坊来致富,结果收入没增多少,村里的环境却越搞越糟。
这样的例子,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安吉比比皆是。当时,“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安吉作为浙江省20个贫困县之一,曾经“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贫困县的“帽子”虽如愿摘掉,但青山被毁,污水横流。
来不及享受“小康”生活的安吉,就因水环境破坏严重受到了国务院发出的黄牌警告。
警钟让安吉人蓦然惊醒。112家污染企业综合治理,33家严重污染企业强制关闭,200余处矿山复绿……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污运动,在安吉全面打响。
“营造美丽环境,释放发展潜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要弘扬和践行‘人在绿中,绿在心中’的理念,全面深化环境保护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安吉县县委书记沈铭权说。
十几年间,安吉持续营造美丽环境、守护绿水青山,不断增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吸引力。把“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和治气治霾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全县城区、园区、景区、村庄、交通沿线五大区域、20个方面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山青水净”行动,提出“寸山青、滴水净、无违建、零污染”目标,全员上阵、全民参与,并通过人代会决议设立了每月全县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推进日。
同时,安吉还在浙江省率先实施以“限药、减肥、禁烧”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等区域逐步实行封山育林,努力推动生产生活方式从“靠山吃山”向“守山护山”转变。
转化——走出一条绿、富、美的科学发展道路
“守护绿水青山是对过去发展方式的反思,是一种放眼长远的理性回归。在付出惨痛的代价之后,我们必须坚定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把绿水青山当成消耗品。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扩张发展只会‘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今后无数金山银山也换不回一座绿水青山。”浙江省环保厅副厅长、时任安吉县县委书记单锦炎回忆说,2006年,浙江省各地经济增长数字全线飘红,唯有安吉是负增长。
安吉的优势在哪里?地处浙北山区,境内植被覆盖率75%、森林覆盖率72%,万顷竹海使得安吉名列“中国十大竹乡”之首;地处长三角地区腹地,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均在两小时交通圈内。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让安吉人思考如何将环境资源变为经济资源。
“安吉应走出一条绿、富、美的科学发展道路。”单锦炎说,把好山好水变成“金山银山”。
“我们就是循着安吉的好山好水来的。”凯蒂猫家园投资商上海银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张经理说。全球最大的凯蒂猫家园在安吉一开园,每天就有超过6000人来游玩,网络预订也一度排到了两个月后。
“凯蒂猫”只是众多闻“绿”而来的项目之一。这几年,安吉独辟“绿”径,将自然山水的“绿色效应”向产业延伸,按照泛自然博物院、县域大景区的目标,融合了一、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第一产业——西苕溪源头区、中部丘陵区、平原土斗区三大农业功能区,白茶、蚕桑、休闲农业、毛竹等4个万亩农业园区,实现了“农村变景区、农业变商业、农民变老板”。
第二产业——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竹业和椅业两大传统产业,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中广核风能发电、中国物流基地等“高大上”项目,省级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亮点闪耀。
第三产业——凯蒂猫家园、戛纳影视城、上影安吉影视产业园等,形成了天文观象、高山滑雪、竹海熊猫、生态影视等特色景点。
如今的安吉,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而且对生态不利的项目坚决不上,对环境有害的企业效益再好也不要。近年来,200余个50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因环保评估不达标被否决,其中超亿元的项目就有10多个。
也正是如此,安吉形成了“优美环境吸引项目、优质项目提升产业、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如今的安吉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324.87亿元,财政总收入60.33亿元,增长速度快于浙江以及湖州市平均水平,并且连续3年上榜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
共享——共建共享,是实现转化的生命力所在
“绿树村边合,碧水映农家。”这是记者走进安吉鲁家村的第一印象。乘坐观光小火车,路边的人工湖里泛着涟漪,湖对岸是成片整洁的村舍,放眼望去连绵的山丘宛如眉黛。谁又能想到这里曾经是安吉县187个行政村中,环境卫生检查倒数第一的村庄呢?
“鲁家村全村16.7平方公里,在当时找不到一个垃圾箱,泥巴路、土坯房,简易厕所随意搭。”鲁家村支部书记朱仁斌说,2011年,他“接管”鲁家村,村账户仅有6000元,负债却高达150余万。当时的村容村貌,甚至姑娘都不愿嫁到鲁家村来。
短短几年间,鲁家村开拓创新,先后建成了万竹农场、葡萄农场、野猪农场等18个农场,引进颐久“中药谷”和房车文化营等旅游项目。修建了30公里绿道和4.5公里的村庄铁轨,用观光小火车、电瓶车把农场串联起来。眼下的鲁家村,每一个农场都是一个景点,村集体资产从不足30万元增加到9000万元左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9万元增加到3.2万元。
鲁家村的蝶变,是安吉“美景富民”的一个缩影。如今,全县已有15个行政村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2016年农家乐及相关旅游产业带动农民增收6000多元,占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的近20%。
此外,安吉还在共享中不断体现“设施便民”“服务惠民”,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建成了35万平方米的九州昌硕广场城市综合体、中国东部最大生态博物馆群;运营了公共自行车系统,实现了村庄污水设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清洁能源使用和农村信息化运用等13项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全覆盖,51个村和31个村分别建成了文化礼堂、农村数字影院……
“这些都是全民参与共建的成果,而成果全民共享是持续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生命力所在。” 安吉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永华说。
坚守——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走生态路
山林是绿的,街衢是绿的,农舍是绿的,安吉用了十几年换来了眼前这满眼的绿,而这还远远不够。安吉县县委书记沈铭权告诉记者,只有“咬定青山”才有“绿水青山”;只有具备足够的定力坚守,才能最终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正是有了这样深刻的理解,安吉历届党委、政府才能始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为引领,一以贯之抓到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
安吉先后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获得了全国首个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2016年,更是被环境保护部列为了全国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试点县。
“我们将以试点县建设为契机,为全省乃至全国创造ds足球比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沈铭权表示。
为此,安吉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编制了有关试点与文明建设、最美县域与美丽乡村的“一纲领三规划一标准”,实施了“垃圾革命”、彩色森林创建、平原绿化等工作,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全域旅游示范乡镇、乡村旅游示范村、民宿村落”三级创建。
今年4月27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到安吉调研,提出安吉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诞生地,要成为践行重要思想的“样板地、模范生”。
这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沈铭权说,安吉将进一步夯实生态基础、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完善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生态观念先进、生态制度完善、生态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优化的空间格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领着安吉的发展变化,并将打开更具想象力的新未来。